导航菜单
首页 » 香港免费资料 » 正文

大成基金总经理谭晓冈:2024澳门资料大全正版资料 中国市场首批碳中和ETF覆盖深度低碳和高碳减排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李德尚玉 实习生刘筱婧、江孜琦北京报道
7月8日,大成基金旗下大成中证上海环交所碳中和ETF将结束募集,成为中国市场首批碳中和ETF之一,引导市场进一步服务经济绿色转型升级。2024年正版免费资料大全  
在世界各国协力推动“碳中和”的大趋势下,兼具经济效率和可持续性的全球金融体系对于投资的长期价值创造已不可或缺。ESG投资已经成为当前全球范围内投资界的共识。
当下,国内外ESG投资呈迅猛发展态势,在金融领域有影响力的机构纷纷成立团队,加快公司的ESG投资系统的建设。大成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下称“大成基金”)是我国较早在绿色金融领域开展探索的基金公司。
和以往的绿色主题ETF相比,本次开售的碳中和ETF有何不同?“碳中和不仅仅等于低碳,它既包括深度低碳,也包括高碳减排。大成中证上海环交所碳中和ETF是国内首批跟踪中证上海环交所碳中和指数的基金,该指数覆盖范围包括低碳及污染管理等领域,更符合碳中和主题。”近日,21世纪经济报道专访了大成基金总经理谭晓冈。
(大成基金总经理谭晓冈,受访者供图)
国内ESG投资实践仍处于初期阶段,大成基金在ESG投资领域着手布局起步较早,谭晓冈表示,未来需要机构投资者和监管机构共同合力,建立市场统一的评级标准,强化ESG信息披露和共享机制,降低“漂绿”风险,以引导长期资金进入ESG投资市场。
覆盖深度低碳和高碳减排
《21世纪》:7月4日,大成基金等8家基金公司旗下的中证上海环交所碳中和ETF正式开售,当天认购总额超130亿元。和以往的绿色主题ETF相比,本次开售的碳中和ETF有何不同?
谭晓冈市场现有的全部碳中和ETF所跟踪的标的指数有两个,一是中证内地低碳指数,一是中证环保指数。两个指数选股范围基本围绕低碳领域和污染管理等领域。但碳中和不仅仅等于低碳。它既包括深度低碳,也包括高碳减排。
大成基金旗下大成中证上海环交所碳中和ETF是国内首批跟踪中证上海环交所碳中和指数的产品之一,该指数覆盖的板块更符合碳中和主题,既选取了清洁能源、储能等低碳领域,也覆盖了传统高碳排放行业中减排潜力较大的公司。
其次,中证上海环交所碳中和指数选股方式不同,现有基金跟踪的两个指数都是市值排序选股,中证上海环交所碳中和指数是深度低碳按市值排序,高碳减排领域则是各子领域中分别按上海环交所上市公司碳减排综合评分排序。
第三是指数的加权方式不同,现有基金跟踪的两个指数都是市值加权。中证上海环交所碳中和指数是根据上海环境交易所计算的深度低碳领域碳中和贡献度W1和高碳减排领域碳中和贡献度W2来分配两个板块的大权重及股票个数,再将各自领域内市值加权。
《21世纪》:ESG投资在国内属新兴事物,大成基金在ESG投资领域着手布局起步较早,可否分享一些经验?
谭晓冈:大成基金在ESG领域领先布局和持续投入,主要基于以下几点原因:
第一,ESG投资空间巨大。相比传统投资而言,ESG投资更加注重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低碳环保、产业升级、社会责任等领域蕴含巨大的投资需求,发展空间广阔。
第二,ESG投资可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推进ESG投资,可以引导资源优化配置,支持优秀公司持续成长。同时推动上市公司自觉承担社会责任、提升公司治理、规避不诚信行为,具有巨大的正向外部性。
三是ESG投资契合投资者利益。从基金投资层面,选出真正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公司,收获长期投资价值,是我们的核心目标。持续挖掘ESG领域的优质企业,可以与投资者共同分享优秀企业发展红利,持续服务持有人财富增值。
《21世纪》:大成基金在ESG领域做了哪些投资实践?
谭晓冈:大成基金自成立伊始即重视企业公民责任,大力加强公益投入。2009年率先成立了业内首家非公募慈善基金会,积极参与各项公益事业。2019年加入联合国责任投资原则组织(UNPRI),根据UNPRI六项原则和要求,制定了《大成基金ESG投资工作方案》,成为国内最早执行ESG投资理念的资产管理人之一。近年来,我们在ESG领域的投资实践可以概括为以下几方面:
一是强化机制保障。通过成立ESG投资委员会,推进ESG投资理念的执行落地。同时制定一系列投资管理政策和制度,以保障和指引公司ESG投资工作的开展。
二是完善评价体系。我们在国际通用评价体系上结合本土情况,建立起ESG指标体系,在E、S、G三大指标体系中,包括15个一级指标、65个二级指标。其次构建起ESG评级体系,完成了对1800家重点公司的ESG评分。此外通过采购第三方优质服务,获取基础评价数据来源,包括上市公司ESG报告、各级监管部门行政处罚信息等。
三是持续落实行动,加大相关产品布局。在业务方面,我们发行了包括新能源基金在内的多只公募基金,首批上报了上海环交所碳中和ETF,采购广东台山上川岛风电场一期项目抵消2021年运营碳排放量,实现年度运营碳中和。在日常运营中注重碳排放管理,积极推行节能减排、绿色建筑等各项措施。
评级机制推动ESG投资发展
《21世纪》:我们观察到国内机构投资者对于ESG投资似乎存在热情不高、动力不足的情况,你认为制约ESG投资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谭晓冈:国内ESG投资面临的核心挑战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没有强制披露的ESG信息标准。ESG数据是机构投资者开展ESG研究与评级的先决条件,是ESG投资的基础。目前国内尚无统一详细的ESG信息披露标准和强制披露要求,全面丰富准确的ESG数据难以获取,必然会制约ESG投资的发展。
二是第三方评级体系有待完善。ESG投资在海外发展相对成熟,但国内起步较晚,本土第三方评级机构的市场公信度略显不足。此外,中外ESG评级机构的方法论也存在较大差异,评价标准体系难以形成市场共识,导致ESG评级结果难以得到投资人的认可。
三是ESG投资实践不充分。现阶段,A股上市公司中将ESG纳入企业战略并深度实施的尚属少数。机构投资者对ESG的认知也还有待提升。
此外,ESG投资是典型的周期长、见效慢但长期效果好的投资类型,长期投资实践就需要长期资金支持,行业普遍面临的长期资金不足的难题也制约了ESG长期投资。
《21世纪》:如何增强机构ESG投资的动力?
谭晓冈:增强机构ESG投资的激励和动力可采取对应的举措:
一是建立完善强制信披机制。主管部门可以建立强制统一的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标准。同时监管部门可推出ESG投研和评价体系指引,引导机构投资者结合实际建设相关体系。
二是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建立统一的ESG信息发布平台,规范信息发布标准,便于上市公司、投资者获取ESG相关信息,提升相关主体对ESG投资的认知。
三是完善绿色金融政策机制。在政策激励方面,强化和完善金融机构可持续金融评价机制,提升市场机构配置绿色资产的积极性,引导长期资金进入ESG投资市场,丰富ESG投资运用领域。
《21世纪》:在ESG投资框架下,许多分项主题很难量化,全球各大评级机构的评级结果仍然存在差异。大成基金近年来如何保持ESG评价体系和评级标准之间的平衡?
谭晓冈:ESG包括环境(E)、社会(S)以及公司治理(G),评价的难点恰恰就在“S”和“G”。
从全球范围来说,目前ESG框架下,只有环境议题(E)有较为统一的认知和相对成熟的度量标准,其他两个议题则由于各国法律制度、社会文化等不同存在较大差异,各机构的ESG评级常出现实施对象和方式不统一、评级指标、评级结果不统一的现象。
针对以上现象,大成基金从三个方面打造了特色ESG评级体系。
一是吸收海外最佳实践。大成充分参考国际知名ESG信息披露标准,同时考察了海内外优秀同行在ESG评级体系建设方面的实践,总结海内外市场关注的ESG议题和角度,以此构建ESG评级体系的雏形。
二是结合中国市场特色。大成研究团队针对E、S、G每个议题在国内的适用性进行具体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调整指标体系和基本评分方法,全力搭建符合全面的当前实际的ESG评级体系。
三是紧跟市场变化,持续优化升级。在具体的指标设计中,我们结合ESG数据问题,重点对社会责任(S)和公司治理(G)等指标的设计和评分进行了优化,确定量化标准。未来大成基金将持续完善指标设计,不断优化评级体系,全面涵盖“E”、“S”、“G”各个层面,确保评价体系适应国内ESG市场的发展特征。
降低“漂绿”风险
《21世纪》:据了解,我国央行主导的央行绿金网络(NGFS)也在致力于制定自身绿色金融相关评价标准。你如何看待目前仍尚未形成市场统一的评级标准?
谭晓冈:有了明确的标准和健全的评价机制,金融机构在开展绿色金融业务方面才能做到有据可依,才能在市场化的力量推动下持续发展。统一的通用标准可以为企业开展绿色活动及绿色转型提供重要指引,有利于资源优化配置,助力绿色金融市场建设,减少信息不对称与交易成本,促进绿色资本在国内和国际市场流通,提升我国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的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
央行主导的NFGS央行绿金网络目前已经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绿色金融合作平台之一。虽然现阶段还未形成统一的标准,但是我们看到,央行牵头的绿色金融标准工作组已经围绕绿色债券、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环境权益融资工具进行了相关标准设立工作。但由于金融生态的复杂性,数据、模型和工具支撑还有待强化,统一评价标准的形成会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
《21世纪》:ESG投资框架涵盖主题广、价值判断多,如何有效识别企业的业务活动是否具备绿色属性?
谭晓冈:有效识别主要涉及到绿色分类标准,包括绿色业务范围、内容以及界定绿色属性的具体技术标准。
大成基金的ESG评级体系中设置了考察上市公司是否开展绿色业务活动的相关指标和具体的识别标准,主要参考了《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2021年版)》《绿色产业指导目录(2019年版)》两套指引标准,尤其是后者,对绿色经济活动及范围有着明确的界定,详述了认定标准、经济参数等要求,对于开展ESG投资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21世纪》:你认为如何能准确反映所选标的的环境效益和气候风险水平,降低“漂绿”风险?
谭晓冈:客观而言,国内ESG评级体系缺乏统一标准,“漂绿”行为的确存在,反“漂绿”需要机构投资者和监管机构共同合力。大成基金主要通过“投前-投中-投后”ESG全流程投资体系,严格绿色标的筛选,降低“漂绿”风险:
投资前筛选潜在标的。对在ESG方面已受到监管处罚、存在可持续发展隐患的公司或者发行主体,实行一票否决。对于前期已经深入调研的潜在投资标的,我们通过基本面分析、ESG评分、企业绿色属性等多维度,结合多种方式交叉验证企业披露的ESG相关数据,降低“漂绿”风险。
投资过程中持续关注被投企业情况。与上市公司和发行主体进行定期交流,指导其信息披露与ESG实践并持续跟进。与此同时,积极行使股东权利,确保对重点持仓标的投票的全覆盖,提升被投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绩效。新澳彩资料免费资料大全
在投后管理中,公司风险管理团队和ESG研究团队会持续监控组合的ESG风险暴露和评级变化情况,并向投资部门汇报,基金经理将根据情况进行组合调整。
目前,除了机构投资者的努力外,监管部门针对“漂绿”现象也已经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对于绿色产业、项目的界定越来越明确和严格,对于上市公司在环境影响、资源使用效率等维度信息披露透明度的要求也在提高。在监管机构、机构投资者和上市公司的共同努力下,一系列反“漂绿”措施的推出,将有利于ESG市场更加透明规范,为ESG市场长期繁荣发展打好基础。(本报记者孙煜有贡献)


二维码